浙江婺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那么近年来它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保护措施呢?
人才培养
- 院校合作:与浙江本地的艺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婺剧相关专业课程和学位项目。例如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就设置了婺剧表演、音乐伴奏等专业,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
- 师徒传承:鼓励老一辈婺剧艺术家收徒授艺,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将技艺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演员。比如浙江婺剧团的知名演员会定期举办收徒仪式,让传统技艺得以延续。
剧目创新
- 新编历史剧:挖掘浙江本地的历史文化故事和人物,创作新编历史剧。像《黄大仙》就是以浙江民间传说为蓝本,结合现代舞台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既保留了婺剧的特色,又有新颖的剧情和表现形式。
- 现代题材剧: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现代题材剧目。例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山乡黎明》,让婺剧贴近当代观众的生活,引起情感共鸣。
传播推广
- 线上平台:利用抖音、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发布婺剧精彩片段、演员幕后故事、剧目介绍等内容。浙江婺剧团官方抖音账号经常发布演员练功、演出花絮等视频,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关注。
- 线下活动:开展婺剧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举办专题演出和讲座。如在浙江的中小学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婺剧的魅力。
政策支持
- 资金扶持:政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婺剧的剧目创作、人才培养、舞台设施建设等方面。如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每年都会下拨一定数额的资金,保障婺剧艺术的发展。
- 荣誉激励:对在婺剧传承和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像浙江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新松计划”就会对优秀的婺剧演员、编剧等进行奖励。
2025-07-28 17:35:38
赞 80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