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如何在钢铁产能退出后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领域 | 具体措施 | 成效 |
---|---|---|
产业转型 | 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打造“亚洲锂电之都”;建设数字产业园,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工业融合 | 2023年锂电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5% |
生态治理 | 实施仙女湖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河湖长制+智慧监测”体系 | 仙女湖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生物多样性恢复显著 |
产城融合 | 推动“工位+学位+床位”一体化,建设产教融合园区 | 吸引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解决本地就业超万人 |
文旅创新 | 开发“工业遗址+文旅”项目,如钢铁厂改造的“时光博物馆” | 年接待游客量增长40%,带动周边民宿、餐饮业发展 |
金融支持 | 设立绿色转型专项基金,探索“碳金融+产业链”融资模式 | 2022年发放绿色贷款超20亿元,支持30个低碳技术改造项目 |
产业链重构
生态补偿机制
数字化赋能
社会治理创新
新余市通过上述举措,实现了从单一资源依赖向多元创新驱动的转型,其经验为同类城市提供了“产业迭代+生态修复+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