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诵《滕王阁序》“四美具,二难并”至“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一段落时,怎样才能通过语速与停顿的对比,精准展现出作者从欢娱到悲慨再到奋发的情感层次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欢娱部分
- 原文:“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语速与停顿处理:此部分描绘宴会的美好与欢娱,朗诵时语速稍快,语调轻快上扬。如“四美具,二难并”,两句间可快速衔接,不停顿或短暂停顿,体现欢娱氛围的紧凑。“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可在“中天”“暇日”后稍作停顿,展现出尽情观赏、游乐的状态。
悲慨部分
- 原文:“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 语速与停顿处理:情感从欢娱转为悲慨,语速减慢,语调低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在“日下”“云间”处适当延长停顿,表现出遥望远方、感慨万千。“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难越”“失路之人”后停顿稍长,突出仕途艰难、无人理解的悲叹。
奋发部分
- 原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语速与停顿处理:情感走向奋发,语速加快且有力,语调激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两句间停顿稍短,以体现坚定的信念。“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在“可接”“非晚”后稍作停顿,展现出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态度。
通过这样对语速与停顿的精心处理,就能很好地展现出作者从欢娱到悲慨再到奋发的情感层次。
2025-07-28 03:31:25
赞 85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