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结束统治后,中国进入近40年的动荡与变革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时间范围 | 阶段名称 | 核心事件与特征 |
---|---|---|
1912-1928年 | 北洋政府时期 | 袁世凯掌权、军阀割据、复辟与护法运动 |
1924-1927年 | 国民革命时期 |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国民政府成立 |
1927-1937年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经济改革、新生活运动、局部抗战准备 |
1937-1945年 | 全面抗战时期 |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二次合作、国际援助 |
1945-1949年 | 国共内战时期 | 重庆谈判、解放战争、国民政府迁台 |
1.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建立北洋政权,推行中央集权。其逝世后,各地军阀割据混战,政治分裂加剧。期间发生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事件,国家统一面临挑战。
2.国民革命与北伐(1924-1927)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容共”政策,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结束北洋统治,但国共关系破裂。
3.南京十年建设(1927-1937)
国民政府推行经济改革(如法币政策)、新生活运动及军事现代化。日本侵华加剧,局部抗战(如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持续,国家进入备战状态。
4.抗日战争(1937-1945)
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国共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领导正面战场;敌后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5.解放战争与政权更迭(1945-1949)
战后国共矛盾激化,重庆谈判破裂,内战全面爆发。1949年解放军攻克南京,国民政府迁至台湾地区,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此阶段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