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冷门汉字究竟隐藏着哪些文化密码?
卌(xì)
与“四”同音,是汉字中唯一表示“四十”的单体字,常见于古代典籍与碑刻。
用途 | 典籍举例 | 语境说明 |
---|---|---|
纪年 | 《左传·哀公十七年》 | “卌年矣,其可乎?”(四十年) |
年龄称谓 | 《史记·孔子世家》 | “孔子年卌,而不惑。” |
时间跨度 | 《资治通鉴》 | “卌日之内,事必成。” |
历法标记 | 《周易·系辞传》 | “卌九,数之极也。” |
数字哲学
卌字由“囗”(方框)与“十”“十”“十”“十”构成,象征“四方十数”,暗含“圆满”与“循环”理念。
避讳传统
古代为避帝王名讳(如汉景帝刘启名“启”,避“四”字),用“卌”替代,体现汉字形变智慧。
书法艺术
因结构复杂,常用于篆隶书体,如秦汉碑刻中“卌年”铭文,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
小知识:卌字在Unicode编码中为U+53C7,输入法需通过“xì”或“si4”调出,部分键盘需手动选择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