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弹奏《雨的印记》时,觉得原调不够贴合自己的音域或弹奏习惯?想知道如何把它转成A调版本来试试看吗?其实转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轻松完成。
首先得知道《雨的印记》原简谱是什么调。通常我们接触到的版本多为C调,那从C调转到A调,它们之间差了多少呢?C到A,中间隔着B、A,是向下小三度的音程关系。知道了这个音程距离,转调时每个音就都要按照这个关系来移动。
在音乐里,音名是固定的,C、D、E、F、G、A、B循环往复。既然是C调转A调,且是向下小三度,那C调的每个音都要向下移动小三度。比如C调的“1”(do),向下小三度就是A调的“6”(la);C调的“2”(re),向下小三度就是A调的“7”(si)。那具体怎么对应呢?可以看下面这个表格:
C调音名 | 向下小三度后的A调音名 | 简谱数字对应(A调) |
---|---|---|
C(1) | A(6) | 6 |
D(2) | B(7) | 7 |
E(3) | C(1) | 1 |
F(4) | D(2) | 2 |
G(5) | E(3) | 3 |
A(6) | F(4) | 4 |
B(7) | G(5) | 5 |
知道了音名的对应关系,接下来就可以动手转换简谱上的音符了。拿《雨的印记》简谱中的某个小节举例,假设原C调简谱是“12355”,按照上面表格里的对应关系,C调的“1”对应A调的“6”,“2”对应“7”,“3”对应“1”,“5”对应“3”,那转换后的A调简谱就是“67133”。转换的时候要仔细,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对应,不能出错。
A调的调号是三个升号(升F、升C、升G),在转换后的简谱里,遇到这几个音的时候要记得标注升号。要是原简谱中有临时变音记号,比如升号、降号、还原号,转换的时候也要根据音程关系相应地调整。比如原C调中有个“#1”,向下小三度后,就变成了A调的“#6”。
在实际的音乐学习和演奏中,转调是很常见的操作。很多人在学习乐器时,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乐曲进行转调,让演奏更加顺手。就像唱歌一样,不同的人音域不同,适合的调也不同,转调能让每个人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演绎方式。只要多练习几次,熟悉音程关系和转换规则,转调就会变得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