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60年代新独立国家的加入如何促使教科文组织调整其工作方向??

2025-07-20 12:05:49
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新兴国家通过加入教科文组织,推动其从西方中心转向关注发展中
写回答

最佳答案

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新兴国家通过加入教科文组织,推动其从西方中心转向关注发展中国家需求,重构教育、文化与科学领域的合作框架。

一、教育领域:从精英化到普及化

新独立国家普遍面临文盲率高、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教科文组织调整目标,推出“全民教育计划”,优先支持扫盲运动和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例如,1961年启动的“卡拉奇计划”覆盖亚洲多国,旨在十年内普及初等教育。

调整前重点调整后重点
高等教育与学术交流基础教育与扫盲
欧洲语言教学推广本土语言教材开发
技术人才输出教师培训体系构建

二、文化政策:推动多元文化认同

新成员国要求打破“欧洲文化优越论”,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通过《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强调文化多样性保护。例如,支持马里、尼日利亚等国修复古代遗址,并协助编纂非洲口述历史档案。

三、科技合作:资源分配向南方倾斜

为缩小南北科技差距,教科文组织设立“科学促进发展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技术培训。1963年成立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成为南南科学合作枢纽。

四、语言与传播:平衡话语权

英语、法语主导的传播体系受到挑战。教科文组织增设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等官方语言,并资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本土媒体网络,如1962年启动的“亚洲广播发展计划”。

五、治理结构改革:代表权重构

1964年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决议,增加执行局中非洲和亚洲成员席位比例,从原有20%提升至40%,确保新兴国家在决策层的影响力。

2025-07-20 12:05:49
赞 101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