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为凝聚抗日力量,国共两党在政治宣传领域展开合作,第三厅应运而生。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通过该机构推动统一战线工作。
背景核心: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整合抗日宣传力量,成立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其职能涵盖文艺动员、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
国共合作体现:
合作领域 | 具体内容 |
---|---|
组织架构 | 第三厅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但由中共领导人周恩来直接参与领导。 |
人员构成 | 吸纳郭沫若、田汉等左翼文化人士,体现两党在文化界的联合。 |
宣传目标 | 通过《抗战日报》、街头剧等形式动员民众,宣传“抗日救亡”共同理念。 |
角色定位: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兼任第三厅实际负责人,协调国共两党在宣传领域的合作。
具体行动:
意义:第三厅成为抗战初期国共合作的高效平台,其宣传成果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局限性: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历史文献整理,无虚构或主观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