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鬼岛”端岛究竟是因何被冠上“军舰岛”之名?又有着怎样惨绝人寰的黑暗过往呢?
端岛被称为“军舰岛”主要与其外形有关。端岛面积狭小,四周被海水环绕,岛屿整体呈现出规整的长方形,从远处眺望,它的外形酷似一艘停泊在海上的军舰。加之其钢铁框架结构的建筑风格,更增添了与军舰外观的相似性,所以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军舰岛”。
19世纪末,日本发现端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三菱公司获得了该岛的开采权。为了大规模开采煤矿,三菱公司从日本国内以及被其侵略的国家掳掠了大量劳工,包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百姓。这些劳工被迫在恶劣的环境下从事高强度的煤矿开采工作。矿井内狭窄、潮湿、闷热,且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瓦斯爆炸、塌方等事故频发。据统计,在端岛的煤矿开采期间,有众多劳工因劳累、疾病、事故等原因死亡。
劳工们居住的环境同样恶劣至极。他们被安排在狭小、拥挤且卫生条件极差的宿舍里,居住空间严重不足,疾病极易传播。食物供应也非常匮乏,质量低劣,根本无法满足劳工们高强度劳动后的身体需求。此外,劳工们还遭受着日本监工的残酷虐待,稍有不从就会遭到毒打。
二战结束后,随着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端岛的煤矿失去了经济价值,三菱公司于1974年关闭了端岛煤矿,岛上居民全部撤离。此后,端岛逐渐荒废,成为一座无人岛。日本曾试图淡化端岛这段黑暗历史,但大量劳工幸存者的证言以及相关史料都揭露了当年日本在端岛犯下的累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