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庭(ICC)对部分涉事人员进行了追责,但因执行机制限制,部分案件仍存在未决或未执行情况。以下为典型案例梳理:
案件/涉事人 | 国家/地区 | 指控罪名 | 审判结果 |
---|---|---|---|
托马斯·卢班加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招募儿童兵、战争罪 | 2012年定罪,刑期14年,2015年上诉维持原判 |
博斯科·尼塔甘加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反人类罪、战争罪 | 2019年定罪,刑期30年,ICC迄今最长刑期 |
多米尼克·翁格文 | 中非共和国 | 反人类罪、战争罪 | 2016年定罪,刑期25年,2021年刑期确认 |
约瑟夫·科尼 | 乌干达 | 反人类罪、战争罪 | 2005年通缉,至今未逮捕归案 |
奥马尔·巴希尔 | 苏丹 | 种族灭绝、反人类罪 | 2009年通缉,苏丹未配合执行逮捕 |
罪名聚焦
ICC审理案件集中于战争罪(占比58%)、反人类罪(32%)及少量侵略罪,证据标准严格,需证明“系统性犯罪”。
执行依赖成员国
如苏丹前总统巴希尔虽被通缉,但因非ICC成员国且未获国际合作,至今未受审;乌干达圣灵抵抗军领袖科尼亦因藏匿未落网。
量刑差异
刑期从6年至30年不等,具体依据犯罪规模、受害者数量及认罪态度判定。例如尼塔甘加因指挥大规模屠杀被判30年,而部分从犯刑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