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李大钊如何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最终提出这一预言??

2025-07-16 20:51:47
李大钊的思想转型植根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国际共运的影响以及对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李大钊的思想转型植根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国际共运的影响以及对救亡道路的求索,其转变过程展现出知识分子的理论自觉与历史担当。

思想演变轨迹

阶段核心特征关键事件
1913-1917民主启蒙期留学日本接触西方政治学说,创办《晨钟报》传播宪政理念
1918-1919思想转折期任职北大图书馆,参与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1920-1921理论成熟期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转变驱动要素

一、现实困境倒逼 在北洋政府统治下,议会制民主实践屡遭挫败。张勋复辟、曹锟贿选等事件,暴露资产阶级民主在中国的脆弱性。李大钊在《暴力与政治》中痛陈:"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

二、国际形势催化 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列宁《民族与殖民地问题提纲》传入中国。李大钊通过《新青年》与河上肇等日本学者的译著,系统研究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

三、实践认知深化 在长辛店工人夜校的教学实践中,李大钊目睹无产阶级力量。1920年北京五一劳动节集会,两千工人高呼"劳工神圣",使其确信"二十世纪的革命,必定是滔滔滚滚的群众运动"。

理论突破节点 1921年《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一文,辩证分析中国社会特殊性。提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的论断,主张通过"阶级竞争"打破旧生产关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过渡形态。这些思想为后来"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的预言奠定理论基础。

2025-07-16 20:51:47
赞 126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