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爱国志士邱逢甲:从台湾义军领袖到岭南教育先驱

时间: 2025-03-20 17:34:11 阅读: 172


他倾尽家资组建抗日义军,写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的泣血誓言;他首创新式学堂引入算学与外语,培养出辛亥革命的骨干力量;临终前仍嘱托“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他是丘逢甲,用一生诠释何为家国情怀。

生于忧患的“东宁才子”

1864年12月16日,丘逢甲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的私塾教师家庭。彼时的台湾正笼罩在列强环伺的阴云中,父亲丘龙章为其取名“逢甲”,既因出生甲子年,更暗含效法郑成功(同为甲子年生)收复故土的期许。

这位神童6岁能诗,14岁应童子试时以“甲年逢甲子,丁岁遇丁公”巧对福建巡抚丁日昌的上联,被赠“东宁才子”印。26岁中进士后,他拒任工部主事,返台投身教育,在台南崇文书院等学府讲授经史时务,播撒维新思想。

泣血保台的“义军大将军”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当日,丘逢甲咬指血书“抗倭守土”,三次刺血上书清廷未果。面对“无主可依”的绝境,他联合士绅成立“台湾民主国”,自任义军统领,变卖家产充作军费,率子弟兵血战二十昼夜。

战役关键数据详情
作战时间1895年5月-7月
总兵力义军160余营,约4万人
主要战果击毙日军中将北白川能久等将领,歼敌3.2万人
历史评价新加坡报载:“志虽未酬,义声震天地”

弹尽粮绝之际,部将劝谏:“台虽亡,能强祖国则可复土雪耻”,丘逢甲含泪写下“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诗句内渡。

开岭南新学先河的教育家

目睹旧式教育之弊,丘逢甲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其课程设置颠覆传统:

  • 德育:严禁酗酒违纪,首提“德智体”全面发展
  • 智育:设物理、化学、日语等西学,引进英日籍教师
  • 体育:开设兵式体操,强健学生体魄

十年间,他推动粤东新建学校超百所,姚雨平、邹鲁等辛亥元勋皆出其门下。1906年两广总督特聘其为学务处视学,确立“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地位。

诗剑纵横的苍海遗民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春愁》被海峡两岸反复传诵。丘逢甲现存诗作3000余首,梁启超赞其为“诗界革命巨子”,柳亚子称“英气终输仓海君”。

其诗风融合杜甫之沉郁与陆游之豪迈,《离台诗》中“仇头斩尽再升天”的呐喊,至今读来仍令人血脉贲张。

面向台湾的永恒守望

1912年2月,弥留之际的丘逢甲叮嘱:“葬须南向”,墓园至今朝向海峡对岸。广东蕉岭“培远堂”故居陈列着光绪御赐进士匾,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台湾逢甲大学、广州逢甲路、汕头同文学堂旧址,共同见证着这位跨越海峡的爱国者。

从横刀立马的抗日统帅到桃李满园的教育家,丘逢甲用49载人生诠释:最深沉的爱,是为故土播种未来。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