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百岁教育家马相伯逝世:一生践行教育救国,临终仍忧国难

时间: 2025-07-06 23:03:56 阅读: 177


中国近代教育先驱马相伯于1939年11月4日在越南谅山逝世,享年百岁。他创办复旦大学、震旦学院,投身教育救国,晚年为抗日奔走,留下“耻莫大于亡国”的醒世箴言。

早年求学与思想觉醒

马相伯生于1840年江苏丹阳,幼年受天主教家庭影响,12岁赴上海徐汇公学学习,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及七国语言,后获神学博士学位。1870年成为神父,但教会对其教育改革理念的压制,促使他转向世俗事务。

1876年,他投身洋务运动,随李鸿章参与外交,亲历《马关条约》签订,痛感“弱国无外交”,遂萌生教育救国之志。

毁家兴学:从震旦到复旦的艰难创校

1900年,马相伯将家族3000亩田产捐予教会,筹办“中西大学堂”,但教会拖延办学。1903年,他自筹资金创办震旦学院,主张“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成为中国首所私立大学。

学校名称创办时间核心理念历史意义
震旦学院1903年融合中西,培养翻译与科学人才近代私立高等教育开端
复旦公学1905年复兴中华,学术独立中国第一所自主办学的新式学府
辅仁大学1925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公教大学典范

1905年,因教会干预校政,马相伯带领130名学生退学,另立复旦公学,取《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意,寓意复兴中华。

教育理念:兼通中西,唤醒国民

马相伯主张“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课程设置文理并重,强调语言为科学之基:“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科学,必自通其语言始。”他倡导启发式教学,与学生“亲密如家庭”,蔡元培、黄炎培、于右任等皆出其门下。

晚年抗日:百岁青年的救国呐喊

九一八事变后,91岁的马相伯以“立息内争,共御外侮”呼吁团结,鬻字筹款10万元支援前线。他书写“耻莫大于亡国”分赠将士,被誉为“爱国老人,百岁青年”。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他避居越南,仍心系国事。1939年百岁寿辰,中共致电誉其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逝世与历史回响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听闻抗战捷报后溘然长逝。临终前,他自喻“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把中国叫醒”,悲怆中透出赤子之心。

马相伯一生跨越晚清、民国与抗战,以教育为炬火,照亮民族觉醒之路。其创办的复旦、震旦等校,至今滋养着中国学术的沃土;其“教育救国”的精神,仍为后世师表。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