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3-20 09:46:03 阅读: 149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权力真空加剧。汪精卫在苏联顾问鲍罗廷支持下接掌广州政权,引发右派不满。左派廖仲恺遇刺后,汪精卫联合蒋介石、许崇智成立特别委员会,清洗右翼势力,林森、邹鲁等人被迫离粤赴沪。同年10月,右派以“外交代表团”名义北上,联络各地反共势力,密谋分裂。
11月16日,林森、邹鲁等15人通电宣布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选址孙中山灵柩暂厝地西山碧云寺,试图借孙中山权威背书。18日预备会上,戴季陶、吴稚晖等人主张“缓和清党”,与邹鲁激进派发生分歧。更戏剧性的是,冯自由领导的“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因争夺正统地位,派人殴打戴季陶、沈定一,导致戴愤然离京。
23日,13名右派代表(含8名中央执委、2名候补执委、3名监委)强行召开会议,自封“合法中央”,宣称广州中央“被共产党操纵”。会议持续至次年1月4日,通过四项核心决议:
决议内容 | 针对对象 | 实施手段 |
---|---|---|
取消共产党员国民党党籍 | 李大钊、毛泽东等跨党成员 | 开除并通报全国 |
解除鲍罗廷顾问职务 | 苏联对国民党的影响 | 断绝与共产国际联系 |
另立上海中央党部 | 广州国民党中央 | 形成南北对峙 |
通过《取消政治委员案》 | 国民党内的左派权力机构 | 架空汪精卫 |
西山会议派在上海成立中央后,迅速在江浙、京津等地建立分支,发行《护党特刊》《民权旬刊》等刊物,煽动“清党”。广州中央则联合中共发起反击: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西山会议派与南京政权谋求合作。上海中央党部并入南京政府,林森出任国民政府主席,邹鲁参与制定《训政纲领》。然而缺乏军事实力的右派元老逐渐被边缘化,至1930年代多数淡出权力核心。
后续影响
此次分裂暴露国民党内意识形态断层,右翼借“护党”之名行夺权之实,直接导致国共关系恶化。其“清党”主张更成为1927年全面反共的先声,改写近代中国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