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首页 > 今日 > 今日新鲜事

国营食堂怎么样(国营食堂什么时候取消的)

时间: 2025-07-10 08:47:41 阅读: 190


10月30日,石家庄市首家国营大食堂——由石家庄国投集团所属石粮集团家家惠大众厨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倾力打造的沿西社区国营大食堂(家家惠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在历经近一个月的试营业后正式开业,前来就餐的人络绎不绝,已接待和服务顾客两万多人次。

据悉,2022年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各市(区)应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试点社区将配建食堂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于是各地开始兴建社区食堂。社区食堂基本上都有补贴,但因为成本控制难以绕开,社区食堂也有本“经济账”要算。从现在的状况看,首批社区食堂已经出现关门潮。为何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现象?社区食堂该何去何从?与此石家庄国营大食堂火爆也引发争议:它享受政策和补贴,是与民争利吗?周边小餐馆怎么办?

石家庄市首家国营大食堂。网络图片

国营食堂火了:

5元吃饱9元吃好,就餐者络绎不绝,以中老年人居多

沿西社区国营大食堂位于长安区丰收路沿西小区内,总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目前经营特色小吃、家常菜肴、健康主食等近20种产品,明厨亮灶、现场制作+互联网直播,自今年10月初试营业以来,丰富安全的菜品、贴心的服务和怀旧的装饰风格,吸引了沿西和周边社区的众多消费者,甚至藁城、鹿泉市区等不少老人乘公交车来此体验。

11时刚过,店内已是一片忙碌。大锅菜、小炒豆芽、素烧冬瓜、木须肉、芹菜炒肉……窗口内,摆满了各色菜品,色香味齐全,荤素搭配,让人垂涎欲滴。数十位社区居民正有序排队,点餐就餐,或打包带走。

“自从咱这大食堂试营业以来,我和老伴的早餐和午餐就都在这儿解决啦。干净、卫生、实惠,还方便。”83岁的吴奶奶开心地说。

2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怀旧风”十足:方桌和条凳整齐摆放,桌上摆的是搪瓷缸、大碗茶,玻璃板下压的是老挂历和旧报纸,日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食堂一侧放置的橱柜里,摆满了粮票、老式电话机、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

记者注意到,来到大食堂用餐的中老年人居多。他们中有不少人表示,这里极富年代感的装修风格,也唤起了大家许多年轻时的回忆。“沿西社区是老社区,基于此,我们将大食堂定位为:为沿西社区和周边的5000名居民提供便利餐饮服务,力求让顾客做到‘5元吃饱、9元吃好’。”家家惠公司总经理陈峰说。

他告诉记者,大食堂自今年10月初试营业以来,丰富安全的菜品、贴心的服务和怀旧的装饰风格,吸引了沿西和周边社区的众多消费者,甚至藁城、鹿泉等地不少老人乘公交车来此“沉浸式体验”。“截至目前,已接待和服务顾客2万多人次。”

据了解,国营大食堂是家家惠沿西便民服务中心的核心板块。未来,家家惠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态和内容,建立起涵盖餐饮、生鲜、家政、便利店、托育、老人活动室和菜鸟驿站等服务内容的综合便民服务体系。

“接下来,我们将把服务百姓需求和市场化经营有机结合,让便民服务抬眼可见、触手可及、迈步可达,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石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强说,在持续研发新产品的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守卫“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持续拓展养老托育、农副家政等新业态,打造为民解难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社区食堂冷了:

经营不力,关门走人,首批社区食堂已现关门潮

近年来,多地接连兴办社区食堂,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面向老年人的低廉价格也让人称道。一段时间以来,“首批社区食堂关门潮来临”的话题引发讨论,不少地区传出社区食堂“经营不力、关门走人”的消息;原本服务老年人的食堂慢慢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到社区食堂吃饭”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流行开来。每到饭点,南京建邺区白龙江西街江湾城的社区食堂总是热闹非凡。在工作日的中午,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店面里,许多食客在排队打饭用餐。除了老年人,这里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一荤一素一汤只需15元,这是在新媒体运营工作的林童的午餐选择。她不仅自己常来社区食堂吃饭,还会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推荐这里,她说:“懒得烧饭,下馆子又太贵,点外卖担心不卫生,社区食堂真是省心又省力。”附近工作的白领鲍惠汝已经在社区食堂吃了半年,如今每周有一半的中晚饭都是在这里解决的。

除了江湾城社区食堂,位于玄武区梅园街道的兰园助餐点也深受年轻顾客的喜爱。中午12点半左右,正在用餐的食客中,只有少数几位是老年人。兰园助餐点的负责人汪健告诉记者,随着年轻顾客的增多,食堂逐渐形成了用餐时间表。他从事餐饮行业已有20多年,在接手兰园助餐点前,曾是多家酒店的管理者。他坦言,计划做社区食堂前,有不少同行劝他不要“下海”,因为这行当公益属性强、利润不高。

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石二村社区的栖彩食堂的运营主任黄秀丽表示,仅仅服务老年群体无法支撑食堂的日常运营,“如果没有政策补贴,很多助餐点和食堂都难以维持。”目前南京市通过补贴的形式支持助餐点的开设工作,一家助餐点每年最多可获得奖补资金15万元。不少社区为社区食堂免费提供经营场地,部分社区还提供水电等方面的优惠减免。然而即便如此,社区食堂的生存仍然面临挑战。今年以来,多家媒体曾报道部分地区社区食堂难以维持而关闭的情况。

那么社区食堂的经营存在哪些难题呢?首先盈利困难是社区食堂面临的一大挑战。社区食堂需要面对一些固定开销如人员工资、买菜成本等必要开销,利润本来就较低了再加上荤素菜的定价在市场上本身就存在竞争优势还得照顾老年人本身的消费需求低廉和消费水准这样的消费水准让一家食堂的运营做到保本已属不易其次老人普遍的低消费水平和运营中不可避免的固定开销导致收支难以平衡因此社区食堂自身需要有造血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增强社区食堂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探索求变创新思路。在溧水区永阳街道中山路社区便民服务餐点厨师的一口锅炒出了两种类型的菜色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年轻人的光顾撑起社区食堂一半以上的营业额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市场助餐的利润去分摊甚至补贴老年人吃饭的成本成了不少社区食堂生存的策略之一除此之外还提供散客点单团餐宴席等方式扩大客流设立独立包间满足聚餐需求等已成为多数社区食堂谋求生存的首要策略之一

通过市场调研栖彩食堂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服务周边所有居民的社区大食堂力求将年轻顾客纳入食堂日常运营中。黄秀丽表示很多年轻人面临用餐难的问题街头快餐越来越贵外卖不够健康自己烧饭既麻烦又难保存他们一直在寻找解决就餐难题的新途径因此年轻人完全可以成为食堂的目标消费人群。如今食堂内年轻客源已占据半数以上给社区食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社区食堂的多元功能与面临的争议

实际上,社区食堂的功能远比“好好吃饭”更为丰富。相较于一般的社会餐饮,社区食堂具有更强的社交属性和公益性,因此更容易获得居民的情感认同。许多社区食堂正利用其这一优势,不仅提供餐饮,还结合了其他养老服务,形成“社区食堂+”的创新模式。

以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社区的助餐点为例,这里除了供人们就餐的场所,还配备了理疗室、书画室、茶室和党群活动室等设施,满足了老年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社区食堂服务嵌入养老服务中,让老年人能在同一地方享受到餐饮和其他助老服务。

黄秀丽表示,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用餐问题,更提供了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许多老年人感到孤独,而社区食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其他老人交流、缓解孤独感的空间。

社区食堂的普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网友担心,由于社区食堂享受政策补贴,这会对周边的小餐馆造成冲击。社区食堂的公益性质、微利和惠民特点,确实使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归根结底,这些补贴来源于的公共预算和纳税人的钱,因此必须考虑政治问题。社区食堂的补贴政策还需考虑其外部性影响,比如对其他饮食行业的影响。

实际上,社区食堂的设立并非要大规模替代市场化餐饮,而是根据住建部的相关规定进行试点。由于财政压力和对长期补贴的担忧,一些社区食堂已经出现关门的情况。一种更高效的办法是直接对特定群体如老人、困难居民等提供餐饮补贴,让他们能在社区周边的市场化餐馆中享受优惠。而对于没有市场化餐饮的社区,则可以通过社区食堂来确保城市居住条件的达标。

信息整合:黄亚岚

来源:新华日报、石家庄发布、上观新闻、红星新闻及红餐网等。


相关文章更多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