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

首页 > 24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手抄报(二十四节气之大暑简笔画)

时间: 2025-07-10 07:37:38 阅读: 251


二十四节气大暑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三日

烂草变成萤火虫:古人相信每年的这个时候,烂草会变成萤火虫。

土壤湿润,土壤湿润。土地非常潮湿。

大雨发生时:常有大雷阵雨

大暑简介

“大暑”发生在每年7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旬……暑,暑的意思,暑分大、小,月初小,月中大,今天暑气很大强的。”此时正是“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干旱、洪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抗洪、抗台风、田间管理等任务十分繁重。

“在炎热的天气里,庄稼昼夜变黄。”对于我国双季稻种植地区来说,迎着烈日、高温,一年中最激烈、最艰苦的“双季”保卫战已经打响。俗话说:“早稻抢天,晚稻抢时”,“大暑不割庄稼,一日亏一筐”。适时收割早稻,不仅可以减少后期风雨危害,保证丰收,而且可以做到两晚适时播种。争取充足的生长期。应根据天气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剪,阴天多种植。定植应在七月底前两晚完成,最迟不晚于立秋。 “炎热的夏天,一砖三天都晒不干。”炎热的夏季,水分蒸发很快,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处于干旱期。生长旺盛的农作物对水的需求更加迫切。真是“夏小雨如银,盛夏雨如金”。棉花的叶面积在花铃期达到其一生中的最大值,这是需水的高峰期。最佳田间土壤湿度要求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如果低于60%,就会受到影响。干旱会导致花落铃落,因此必须立即浇水。需要注意的是,中午高温时不宜进行灌溉,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大,加剧花芽脱落。大豆的开花结荚期也是需水的关键时期,对缺水十分敏感。农谚云:“黄豆开花,沟里抓虾”。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黄淮平原夏玉米一般已拔节抽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严防“卡脖子旱”危险。

“田里的稻子热了就笑,屋里热了人就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热天,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超过37的热天,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烈日如火,风轻,湿度大,让人感到闷热难受。南京、武汉、重庆这三个长江沿岸著名炉城,每年平均有17至34天高温天,3至14天极端高温天。事实上,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贵溪、湖南衡阳、四川开县等地平均气温更高。全年炎热日数超过40天。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一个大“熔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为重要。另外,夏季许多农作物害虫比较活跃,在高温下施药时必须特别注意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暑是炎热的意思,说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来说,大夏节是华南地区一年中阳光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地区降水最丰富、雷暴天气最频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这也是华南东部地区35以上高温天气最频繁的时期。时期。

大暑前后的高温是气候的正常表现,因为气温较高有利于春季农作物的开花和灌浆。但如果气温过高,就会抑制作物生长,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华南西部入秋后,光、热、水均处于一年中的高峰期。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春季农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必须注意防洪排水。华南东部地区,气温高、日照长,但降雨量却较少。这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利用,还会加剧干旱对春季作物的不利影响。抗击干旱,除了前期注意蓄水外,还应针对华南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改进农作物种植措施,趋利避害。

炎热的夏季,正是茉莉花和荷花盛开的季节。芬芳的茉莉花随着天气的炎热而变得更加芳香,给人一种干净芬芳的享受。高贵的荷花不惧烈日和风雨,早晨盛开,傍晚闭合。诗人赞其为“荷花日照下别有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历史上的今天(www.todayonhistory.com) - 免费实用生活学习查询网站
back_img
功能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