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地下高温化学反应将煤炭转化为可燃气体,无需开采即可完成能源转化。以下是具体实现流程与技术要点:
步骤 | 技术实现 | 关键作用 |
---|---|---|
1.选址评估 | 地质勘探确定煤层深度(300-1500米)、厚度(>1.5米)、渗透性等参数 | 保障气化过程稳定性 |
2.钻井注气 | 垂直井与水平井组合,注入氧气/水蒸气(温度>900℃) | 建立高温气化反应环境 |
3.气化反应 | 煤层发生氧化反应(C+O?→CO?)、还原反应(C+H?O→CO+H?) | 生成合成气(CO+H?+CH?) |
4.气体采集 | 通过生产井导出气体,配备压力调节系统(工作压力2-8MPa) | 确保气体稳定产出 |
5.环保处理 | 封闭式循环系统隔离地下水,气体净化装置去除硫化物(脱硫效率>99%) | 防止环境污染 |
该技术通过定向钻井建立气体通道,利用地下煤层自身作为反应容器。注入高温气化剂引发自持燃烧,在隔绝氧气的还原环境中,煤炭中的碳元素逐步转化为可燃气体成分。
气体成分控制采用多段注气技术,通过调节氧气/水蒸气比例(通常1:2至1:3),可将合成气热值稳定在8-12MJ/m3。地下空腔形成后,气化区域可扩展至5000立方米以上,单井组服务年限达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