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三次起义的余部在人员整合、战略转移和根据地建设上存在紧密联系,形成早期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脉络。
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部队转移至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结合:
起义名称 | 转移部队 | 整合情况 |
---|---|---|
南昌起义(1927) | 董朗、颜昌颐部 | 改编为红二师,参与海陆丰根据地建设 |
广州起义(1927) | 叶镛、徐向前部 | 整编为红四师,支援东江地区斗争 |
海陆丰起义(1927) | 彭湃领导的农民军 | 吸收外来军事骨干,强化战斗力 |
三次起义余部均以“土地革命”为核心纲领,在海陆丰推行分田政策,并联合发动“年关暴动”等行动,进一步扩大苏维埃政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