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船舶工业的突破是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跃进号”的命名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其背后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关键时期 | 核心事件 | 命名逻辑 |
---|---|---|
1958年 | 大跃进运动启动 | 呼应“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口号 |
自主建造需求 | 首艘国产万吨轮诞生 | 体现工业技术“跃进式”突破 |
时代口号直接关联
1958年正值“大跃进”运动兴起,“跃进”成为全国各领域追求高速发展的代名词。船舶工业作为重工业代表,以此命名凸显对国家战略的响应。
技术突破的里程碑
“跃进号”由大连造船厂自主设计建造,打破依赖外国技术的局面,其命名强化了“从无到有”的跨越意义。
政治维度
经济维度
文化维度
“跃进号”1963年首航日本途中沉没,这一事件曾引发国际关注。但其命名初衷始终与新中国初期的奋进叙事紧密相连,成为研究20世纪中国工业史的关键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