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法国战败后,第三共和国政府陷入分裂,主和派掌权,主战派被迫流亡,政局陷入混乱与妥协交织的困境。
1940年6月,法国政府因德军快速进攻被迫从巴黎迁至波尔多。总理保罗·雷诺因反对停战辞职,主和派代表人物菲利普·贝当接任,迅速推动与德国谈判。内阁分裂为两派:
政治派系 | 代表人物 | 立场 | 后续行动 |
---|---|---|---|
主和派 | 菲利普·贝当 | 支持停战 | 建立维希政权,与德国合作 |
主战派 | 夏尔·戴高乐 | 主张继续抵抗 | 流亡英国成立自由法国运动 |
中间派 | 皮埃尔·拉瓦尔 | 倾向妥协 | 协助贝当巩固维希政府 |
法国北部被德军占领,南部由贝当政府名义管辖,但实际受德国控制。军队溃败导致民众对政府信任崩塌,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经济瘫痪。
维希政权以“国家革命”为名推行专制政策,部分官员与德国合作,另一部分官员秘密支持抵抗运动。政治清洗导致司法、行政体系重组,左翼政党被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