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书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反映当时经济困境及理论需求。以下是其历史背景的详细介绍:
背景分类 | 具体情况 |
---|---|
经济危机 |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生产停滞、失业剧增、金融体系几近崩溃。传统经济学倡导自由放任,认为市场能自动调节恢复均衡,但危机期间市场失灵,无法解决失业和生产过剩问题。 |
理论困境 | 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和持续性。古典经济学强调供给创造需求,市场机制能使经济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然而现实是大量失业持续存在。 |
政策需求 |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政府急需新的经济理论来指导政策制定。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应对危机,政府需要积极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凯恩斯的理论主张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为政府提供了新的政策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