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劝阻后仍难逃情感操控?
曹阿姨在民警多次上门劝阻后,仍通过社交平台结识一名自称“军官”的男子,随后以“投资理财”“紧急任务”为由转账28万元。此类案件暴露出劝阻机制与人性弱点的深层冲突。
诈骗阶段 | 受害人心理反应 | 典型案例特征 |
---|---|---|
初期接触(1-2周) | 孤独感填补、情感依赖建立 | 对方每日发送嘘寒问暖信息 |
关系深化(3-4周) | 认知偏差强化(如“真爱难得”) | 伪造军装照、部队通话录音 |
转账诱导(5-6周) | 恐惧与愧疚情绪操控 | 以“任务保密”为由要求转账 |
断联阶段 | 自我怀疑与认知失调 | 删除联系方式,受害人仍坚信“真爱” |
情感账户透支
认知防御薄弱
社会支持系统失效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案例与学术研究,不涉及具体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