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末,广西处于新旧军阀割据与农民运动交织的复杂局面,百色起义在中共领导下响应土地革命,成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起点。
矛盾类型 | 具体表现 | 对起义的影响 |
---|---|---|
军阀内部斗争 | 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与旧桂系残部冲突 | 削弱地方控制力,为革命力量渗透创造空间 |
国民党中央与地方 | 蒋介石试图瓦解新桂系势力 | 引发军事对抗,分散政府注意力 |
阶级矛盾激化 | 地主豪绅压榨与农民赤贫化 | 提供起义群众基础与社会动员条件 |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
1929年国民党左派俞作柏、李明瑞执掌广西军政,主动邀请中共派遣干部协助工作,邓小平(邓斌)等人借此建立兵运、农运网络。
南宁兵变与战略转移
俞李反蒋失败后,中共将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转移至右江地区,在百色完成武装整合。
中共中央于1929年9月通过《广西工作大纲》,明确“创建红军、割据区域”方针;同期湘赣、鄂豫皖苏区斗争经验通过地下交通线传入,加速起义筹备进程。
(注:本文严格依据《中国共产党历史》《广西通志》等权威史料编纂,未引用网络信息与非公开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