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鼎盛时期,疆域和人口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反映了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成果,下面将详细介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鼎盛时期,其疆域主要涵盖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具体而言,中央苏区包括了赣南和闽西的广大区域,建立起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比如,在江西有瑞金、兴国、于都等县;在福建有长汀、上杭、龙岩等县。除中央苏区外,还有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苏区。这些苏区相互呼应,构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较为广阔的疆域。
鼎盛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控制区域内的人口约达3000万。这些人口分布在各个苏区,为革命提供了人力支持。大量的青壮年加入红军队伍,参与到反“围剿”斗争和保卫根据地的战斗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土地革命,发展生产,保障了苏区的物资供应。同时,人口的聚集也促进了苏区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如开办列宁小学,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