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华物理系教授,周培源在1937年北平沦陷后,全力参与清华南迁长沙、组建西南联大的关键工作,主导多领域救援行动。
战事爆发后,周培源被委派为物资转运负责人,组织师生将实验仪器、图书文献装箱转移。据1938年《清华校务日志》记载,他带领团队完成以下工作:
任务类型 | 行动细节 |
---|---|
设备保护 | 拆分大型实验装置,定制防震木箱运输精密仪器 |
文献抢救 | 将2.3万册古籍分装300余箱,经津浦铁路秘密运至汉口中转站 |
人员撤离 | 制定教授分批南下计划,协助陈寅恪等学者家属撤离 |
在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时期,周培源完成三项核心工作:
作为清华代表,周培源1938年赴昆明参与选定校址,推动三校合并进程:
通过上述行动,周培源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火种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其转运的X射线仪等设备直至1946年仍支撑着联大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