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晚钟梵钟铭文以《妙法莲华经》为核心,承载佛教“一乘圆教”思想,通过钟声传递法音,唤醒众生佛性,体现“闻声悟道”的修行观。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经典,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其核心观点包括:
钟身铭刻《法华经》全文,通过物理载体与仪式行为实现多重宗教意义:
功能维度 | 具体表现 |
---|---|
法音传播 | 钟声象征佛法广传,破除无明烦恼。 |
功德积累 | 铸造、诵读经文被视为积累福报的修行方式。 |
时空超越 | 钟声穿透时空,呼应《法华经》“三世诸佛”观。 |
晨钟暮鼓的修行实践
每日钟声配合《法华经》内容,提示僧众精进修行,契合“常不轻菩萨”精神(《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
众生普度的象征表达
6.8万字铭文覆盖钟体,喻示佛法周遍法界,呼应《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中“佛身常住”思想。
声闻与圆教的统一
钟声既警示无常(声闻乘),又导向成佛终极目标(菩萨乘),实现“会三归一”的经义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