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联盟作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机制,共同维系一战后国际秩序,但存在制度缺陷与大国主导特征。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1919年《凡尔赛和约》与1921年华盛顿会议确立战后格局,包含领土划分、军备限制等条款。国际联盟作为该体系的配套组织,被写入《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旨在通过集体安全机制维护体系稳定性。
表1:两大机制关联对比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要素 | 国际联盟职能关联 |
---|---|
领土重新分配(如但泽自由市) | 设立委任统治制度管理前殖民地 |
限制德国军备(《凡尔赛和约》第五部分) | 监督成员国裁军协议执行 |
美日海军比例协定(《五国条约》) | 协调大国利益冲突 |
政治基础依赖
国际联盟的决策权集中于英法主导的行政院,与凡尔赛体系内大国协调机制高度重合。例如,1923年鲁尔危机中,国联未制止法国占领德国工业区,暴露其服务于战胜国利益的本质。
功能互补与冲突
两者均植根于一战后的强权政治逻辑:
(注:内容严格依据历史事实,未涉及敏感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