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将名字改为“刘暖曦”这一行为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舆论波澜。公众普遍认为改名是她试图逃避过往所犯罪责和舆论谴责的手段。
改名一事被指严重违背公序良俗。刘鑫在江歌遇害案中一系列冷漠自私的表现,引发公众愤怒。改名像是想抹去黑历史,无视受害者及其家属痛苦,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挑衅。比如她在江歌遇害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愧疚,反而态度嚣张,改名被视为是继续伤害受害者家属情感、不尊重社会公德的行为。
这一行为也被视为对司法尊严的挑战。江歌案经过司法审判,刘鑫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改名让公众担忧她是否想借此逃避法律后续约束。司法判决代表公平正义,刘鑫改名引发公众质疑其是否企图逃脱责任,损害司法公信力。
公众对刘鑫本就存在强烈负面情绪,改名进一步刺激公众神经。江歌案受广泛关注,民众对正义有强烈诉求。刘鑫改名仿佛在公众伤口上撒盐,引发新一轮批评声浪。许多人认为她应直面错误,而不是通过改名来掩盖,这一行为加深公众对她的反感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