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14日,美国试飞员查克·耶格尔驾驶贝尔X-1实验机突破音速,标志着人类正式跨入超音速飞行时代。
20世纪40年代,航空技术快速发展,但飞机接近音速时会出现剧烈震颤甚至失控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音障”。科学家推测,突破音速需解决气动外形、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挑战 | 技术应对方案 |
---|---|
机身结构强度不足 | 采用流线型金属机身设计 |
发动机推力不足 | 使用火箭发动机提供瞬时高推力 |
气动稳定性差 | 安装水平可调尾翼控制飞行姿态 |
贝尔X-1采用火箭动力与子弹形机身设计,机身表面光滑以减少阻力。其搭载的XLR-11火箭发动机可提供27千牛推力,使飞机在13,000米高空达到1.06马赫(约1127公里/小时)。
尽管有观点质疑此次突破是否为“完全可控的超音速飞行”,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学会(NACA)的官方报告和飞行数据仍将其认定为人类首次成功突破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