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礼规模、参与者态度到仪式流程,溥仪登基大典的仓促与混乱,折射出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凝聚力的全面崩塌。
传统清代帝王登基需耗费数百万两白银,而溥仪登基(1908年)仅支银约50万两。对比表格如下:
项目 | 康熙登基(1661年) | 溥仪登基(1908年) |
---|---|---|
筹备时间 | 3个月 | 10天 |
礼器材质 | 纯金、玉雕 | 镀金、木胎贴金 |
参礼官员人数 | 2000余人 | 不足500人 |
《申报》记载,北京商铺当日照常营业,上海租界甚至举办“剪辫演说会”。江南士绅联名上书要求“速开国会”,登基大典未起到凝聚民心的作用,反成革命思潮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