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多国使馆随迁或调整驻华机构,政策转向战时外交支持与观望并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外国使馆根据本国对华政策分三类调整:
国家/地区 | 使馆调整情况 | 时间节点 | 政策特点 |
---|---|---|---|
苏联 | 最早迁至重庆,设立大使馆 | 1938年 | 积极援华,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
美国 | 初期保留南京机构,1941年后迁至重庆 | 1941年 | 从观望转向军事经济援助 |
英国 | 部分人员迁至重庆,保留上海领事馆 | 1938-1940年 | 有限支持,兼顾对日关系 |
德国 | 撤走驻华使馆,承认汪伪政权 | 1938年后 | 亲日政策,中断与国民政府外交关系 |
法国 | 驻华机构分散于重庆、昆明 | 1940年 | 受欧洲战局影响,对华援助受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