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夏季攻势是东北民主联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关键转折,其攻势展开与重大战役胜利奠定了东北战局逆转的基础。
时间范围 | 核心事件 | 战略意义 |
---|---|---|
1947年5月13日 | 夏季攻势正式发起 | 首次大规模跨区域主动进攻 |
1947年5月17日 | 怀德战役胜利 | 切断长春与四平国军联系 |
1947年6月 | 四平攻坚战(未完全克复) | 重创国军主力,牵制其机动兵力 |
1947年6月29日 | 攻克梅河口 | 打通南满与东满根据地通道 |
1947年7月1日 | 结束夏季攻势 | 控制东北50%以上区域,转入全面反攻 |
战前态势
1946年四平战役后,东北民主联军退守北满、东满根据地,采取“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策略。至1947年初,通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系列战役,挫败国军“南攻北守”计划,为反攻创造条件。
夏季攻势部署
1947年5月,林彪、罗荣桓指挥部队分兵三路:北满主力南下松花江,南满部队北上,东满部队西进,形成对长春、吉林、四平等地的合围态势。
战役特点
采用“围城打援”战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国军据点。例如怀德战役中,以1个纵队围城,2个纵队伏击援军,歼灭国军新1军2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