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中华革命军的纲领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在中华革命军的宗旨、行动等多方面均有体现。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民族主义强调反对列强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从中华革命军的宗旨来看,它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启发人民生业,巩固国家主权”为目的。这与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相呼应,体现了建立民主共和国、保障人民权利的思想。中华革命军致力于推翻专制统治,建设民国,让人民能够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正是民权主义的直接实践。
在民族主义方面,中华革命军积极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卖国行径。袁世凯为了获取帝国主义支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中华革命军以民族大义为号召,组织力量对抗袁世凯,其行动体现了民族主义中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要求。
从行动策略上,中华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通过军事斗争来实现革命目标。这既符合三民主义中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的理念,也与民权主义通过革命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张一致。
从对民众的动员来看,中华革命军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人民起来参与革命。这与三民主义中重视人民力量、让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思想相符,有助于实现民生主义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直接指导了中华革命军的纲领,无论是在宗旨、行动还是动员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