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共国际师是红军时期由青少年组成的特殊部队,其师歌创作与革命动员紧密相关。
创作信息 | 详细内容 |
---|---|
创作者 | 李伯钊(红军文艺工作者,曾任工农剧社社长) |
创作时间 | 1933年夏(少共国际师成立初期) |
创作动机 | 为激发青年战士革命斗志,配合反“围剿”宣传需要 |
歌曲特点 | 融合进行曲节奏与苏区民歌元素,歌词强调“保卫苏维埃”“青年当先锋”等主题 |
历史关联 | 创作完成后成为部队行军、集会必唱曲目,1934年随部队参加广昌保卫战等战役传唱 |
创作背景涉及三个维度:
该歌曲手抄本现存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歌词片段如“我们少年先锋队,英勇武装上前线”体现了当时青少年投身革命的决绝姿态。李伯钊在创作期间深入连队采风,记录了许多战士的家书誓言作为歌词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