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定在5月4日与1919年这天爆发的五四运动紧密相关,它的纪念意义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
1919年1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消息传回国内,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的学生们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北洋政府的软弱,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这场运动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形成了广泛的群众运动,展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力量。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以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时间阶段 | 纪念意义 |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激励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
改革开放时期 | 鼓励青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
新时代 | 强调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激励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总之,“五·四”青年节定在5月4日是为铭记五四运动,其纪念意义也在不同时代被赋予新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