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于1929年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此后红军在战略战术上有了重大调整,适应了革命发展需要。
- 从流动游击到建立根据地
- 古田会议前,红军主要以流动游击的方式作战,缺乏稳固的后方支持。会议后,红军开始重视根据地建设,认识到根据地是红军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比如在赣南、闽西地区,红军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红军提供了兵源、物资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 通过建立根据地,红军能够更好地组织和训练部队,提高战斗力,也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应对敌人的进攻。
- 从单纯军事斗争到政治军事结合
- 古田会议强调了红军的政治工作,红军的战略战术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与政治宣传、群众工作紧密结合。在作战过程中,红军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起来革命。
- 例如在战斗前,红军会向群众宣传革命的意义和目的,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战斗后,帮助群众建立基层组织,巩固革命成果。这种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战略战术,使红军获得了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增强了自身的力量。
- 从分散作战到集中指挥
- 此前红军作战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各部队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配合。古田会议后,红军加强了集中指挥,统一了作战行动。通过建立健全指挥系统,明确各级指挥员的职责和权限,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率。
- 在面对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时,红军能够迅速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有利的作战时机和地点,对敌人进行各个击破。如在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在统一指挥下,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多次取得胜利。
- 从单一战术到多种战术结合
- 古田会议后,红军的战术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游击战,还发展了运动战、伏击战等多种战术形式。根据不同的作战对象、地形和战场形势,灵活选择合适的战术。
- 在面对弱小敌人时,红军会采用速决战,迅速消灭敌人;在面对强大敌人时,则采取运动战,通过迂回、穿插等方式调动敌人,寻找敌人的弱点,然后集中兵力进行打击。这种多种战术结合的方式,使红军在战场上更加主动灵活。
2025-04-09 13:08:51
赞 116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