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后,中外关系因军事干预、经济掠夺与文化冲突进一步恶化,矛盾从局部对抗演变为系统性对立。
一、军事压迫与主权丧失
《辛丑条约》签订(1901年)直接强化了列强在华军事存在。条款规定:
此条约使中国丧失国防自主权,列强可随时以武力威慑清政府。
二、经济控制加剧剥削
列强通过以下手段扩大经济利益:
- 铁路与矿产垄断:俄占中东铁路、德控山东矿权,资源被系统性掠夺。
- 关税自主权丧失:海关由英国人赫德掌控,税率压至5%,无法保护本土产业。
- 赔款压榨:4.5亿两白银赔款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财政濒临崩溃。
三、文化冲突与民愤升级
传教活动成为冲突焦点:
- 教案频发:1902年河北景县教案、1904年江西南昌教案,均因传教士强占土地引发民众暴力反抗。
- 文化歧视:外国人在租界设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标牌,激化民族对立情绪。
四、政治干预与傀儡化趋势
列强通过外交施压操控清廷决策:
- 官员任免干涉:1903年上海道台袁树勋因抵制英国扩界被罢免。
- 内政操控案例:1905年美国排华法案引发中国抵制美货运动,但清政府在列强威胁下镇压民间抗议。
2025-04-09 09:13:26
赞 139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