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带墨字的成语中哪些源自古代典籍或典故??

2025-08-14 02:54:16
带墨字的成语中哪些源自古代典籍或典故?这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带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带墨字的成语中哪些源自古代典籍或典故?

这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带墨字成语,背后是否都藏着典籍记载的故事呢?它们又分别出自哪些文献,传递着怎样的内涵?

墨守成规:源自墨家守城智慧

“墨守成规”常被用来形容固守旧法、不知变通,这个成语的源头与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密切相关。据《墨子·公输》记载,墨子为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前往楚国与工匠公输班(鲁班)推演攻防之术。公输班多次设计攻城器械,墨子都能用守城方法一一化解,最终让楚王放弃攻宋。后来“墨守”便成了坚守防御的代名词,逐渐演变为“墨守成规”。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发现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中也很常见,提醒人们既要尊重经验,也要勇于创新,避免陷入固化思维。

| 成语 | 核心典籍 | 原始含义 | 现代用法 | |------------|----------------|--------------------------|--------------------------| | 墨守成规 | 《墨子·公输》 | 墨子善守城,后指坚守成法 | 形容固守旧规,缺乏变通 | | 舞文弄墨 | 《隋书·王充传》| 玩弄文字技巧 | 指卖弄文辞或搞文字工作 |

舞文弄墨:藏于史书的文字博弈

“舞文弄墨”看似是文人的日常,实则最早与古代官吏滥用文字权力有关。《隋书·王充传》中记载“明习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描述的是官吏通过曲解法律条文来谋取私利。后来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既可以指文人写作的雅事,也带有贬义,讽刺过度玩弄文字技巧的行为。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说“少些舞文弄墨的套路,多些求真务实的行动”,正是对这个成语贬义用法的延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影响的经典概括

虽然“近墨者黑”常与“近朱者赤”连用,但其中的“墨”字承载着关键含义。这个成语源自《孔子家语·六本》,孔子提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后人据此提炼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墨”象征污浊环境或不良影响,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
观察身边不难发现,这个成语在教育领域被频繁引用,提醒人们重视成长环境的选择,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交圈,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发展。


这些带墨字的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古代典籍的鲜活注脚。它们从史书、诸子百家著作中走来,带着历史的温度,至今仍在我们的日常表达中发挥作用。了解它们的源头,既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使用成语,也能透过文字触摸古人的智慧,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所在。

2025-08-14 02:54:16
赞 108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