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西藏门巴族女法官白玛玉珍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法律??

2025-08-04 19:53:33
西藏门巴族女法官白玛玉珍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平衡传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西藏门巴族女法官白玛玉珍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法律?

在民族地区的司法实践中,传统习俗与现代法律条文常存在细节差异,白玛玉珍是如何让两者在纠纷解决中和谐共存的呢?

一、深耕习俗调研:筑牢平衡根基

民族地区的纠纷往往带着鲜明的文化印记,不了解传统习俗就难以真正走进群众的司法需求。白玛玉珍常年走访门巴族村寨,逐户记录婚丧嫁娶、财产分配等习俗细节,比如当地家族议事对家庭纠纷的影响、传统“寨规”在邻里矛盾中的作用等。她还会邀请族中长者、文化传承人参与座谈,梳理出习俗中与现代法律精神契合的部分(如诚信互助)和需要引导规范的内容(如部分旧俗中的不平等条款),为后续司法实践积累第一手文化素材。


二、多元调解融合:架起沟通桥梁

面对传统习俗与法律条文的碰撞,单一的裁判方式往往难以让群众信服。白玛玉珍探索出“法律+习俗”的多元调解模式: - 调解时邀请村寨中有威望的寨老、族老参与,借助传统权威消解对立情绪,让群众在熟悉的文化语境中理解法律; - 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对于涉及人身权利、财产权等核心法律问题,明确告知习俗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比如在婚姻纠纷中,既尊重当地聘礼习俗,又严格按照《民法典》规定划分共同财产。

| 常见纠纷类型 | 传统习俗处理方式 | 现代法律核心要求 | 平衡策略 | |--------------|------------------------|------------------------|---------------------------| | 家庭财产纠纷 | 由家族长辈主导分配 | 按法定继承或约定处理 | 参考家族协商意愿,依法明确份额 | | 轻微侵权纠纷 | 以赔礼道歉、物资补偿为主 | 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 用传统“和解仪式”强化道歉效果,同步明确法律责任 |


三、文化适配普法:让法律“落地生根”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被群众理解和认同。白玛玉珍在普法时特别注重文化适配: - 用门巴族语言和谚语解读法律条文,比如把“诚实信用”比作“山间的清泉不会浑浊”,让抽象法律变得生动易懂; - 结合传统节庆开展普法活动,在“望果节”等节日的群众聚集场合,通过情景剧演绎常见纠纷的法律解决路径,让普法融入生活场景。


个人观点(我是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

民族地区的司法不是简单的“法律执行”,更是文化理解与法治建设的融合。白玛玉珍的实践证明,尊重传统不等于迁就旧俗,坚守法律也不等于脱离实际。这种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法治引导,既能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又能逐步树立现代法律理念,是基层司法接地气、显实效的生动体现。

从实际效果来看,经她处理的纠纷中,群众主动履行率远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本质上是找到司法公信力与文化认同感的最大公约数,而这样的平衡能力,正是民族地区法官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

2025-08-04 19:53:33
赞 138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