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标准如何影响学员的舞蹈表现?
考核维度 | 具体要求 |
---|---|
基本功 | 软开度、旋转稳定性、跳跃高度、平衡能力需符合对应级别标准(如1-3级侧重基础动作规范性) |
动作规范性 | 动作路线清晰,手位、脚位、身法符合民族舞流派特征(如藏族“三道弯”、蒙古族“硬腕”) |
音乐配合 | 节奏准确,强弱拍处理得当,需与音乐情绪同步(如傣族舞的轻柔与维族舞的明快对比) |
评分权重分配
级别 | 核心挑战 |
---|---|
5-7级 | 复合动作衔接(如维族“盘子舞”与旋转结合) |
8-10级 | 即兴表演能力(需融入即兴编舞与即兴表情管理) |
注:小池舞蹈体系强调“技术与文化并重”,学员需同步学习民族舞蹈历史背景(如藏族“锅庄舞”的起源),该内容可能纳入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