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卷烟厂在不同时期如何平衡生产规模与社会责任?
时间段 | 核心事件与变革 | 影响与意义 |
---|---|---|
1905年 | 清政府批准成立“金陵卷烟厂”,为近代中国最早官办卷烟企业之一 | 标志中国烟草工业现代化起步,打破外资垄断局面 |
1937-1949年 | 日军侵占期间被迫停工,战后恢复生产但陷入经济困境 | 抗战历史见证者,战后技术设备严重损毁,依赖苏联援建重启生产线 |
1953年 | 实施公私合营,更名为“国营南京卷烟厂” |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纳入计划经济体系,产量跃居全国前三 |
1980-1990年 | 引进日本卷接机与检测技术,推出“南京”“苏烟”等经典品牌 | 技术革新提升质量,品牌国际化,成为国家税收重要来源 |
2000年至今 | 并入中国烟草总公司,实施环保改造与智能化生产 | 应对控烟政策挑战,转型绿色生产,探索烟草制品减害技术 |
技术迭代与品牌战略
政策适应与社会责任
行业竞争与市场收缩
(注:以上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涉及未公开企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