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扩建后,新增设施如何具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跨学科协作水平?
新增设施/区域 | 核心功能 | 特色亮点 |
---|---|---|
智慧科技实验室 | 配备3D打印、AI编程、机器人操作等设备,支持STEM教育 | 与华为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系统,实时同步全球科技教育资源 |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 | 承办学术讲座、国际交流活动,容纳400人 | 配备同声传译设备及全息投影技术 |
跨学科创新工坊 | 整合物理、生物、工程学科资源,提供项目制学习空间 | 设置“创客马拉松”专用区,定期举办校企联合研发活动 |
艺术与设计中心 | 包含舞蹈排练厅、数字绘画室、陶艺工坊 | 引入VR虚拟舞台技术,支持沉浸式艺术创作 |
生态实践园 | 智能温室、水循环系统、昆虫观测站 | 与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开展城市生态课题研究 |
健康管理中心 | 配备运动机能检测仪、心理疏导室、营养膳食指导区 | 引入AI体态矫正系统,实时监测学生健康数据 |
国际交流中心 | 设有双语图书馆、模拟联合国会议室、文化体验馆 | 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周活动 |
职业体验馆 | 模拟银行、医疗、媒体等行业工作场景 | 与腾讯、平安等企业共建,提供VR职业模拟课程 |
绿色能源示范站 | 展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应用技术 | 学生可参与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纳入校本课程 |
24小时学习驿站 | 全天候开放的自习区,配备智能储物柜、应急医疗箱 |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现无人化管理 |
注:以上设施均通过LEED绿色建筑认证,采用模块化设计预留未来扩展空间。部分区域已纳入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