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角度下折弯系数的调整是否遵循统一规律?
折弯系数表的参数调整需结合材料特性、模具状态及加工工艺。不同角度对应不同的回弹量与材料变形模式,需通过实验或公式计算动态修正系数。
折弯角度 | 调整依据 | 参数变化示例 |
---|---|---|
90° | 材料回弹率高,需补偿量大 | 系数增加10%-15% |
60° | 回弹率中等,补偿量适中 | 系数增加5%-8% |
30° | 回弹率低,补偿量小 | 系数增加2%-3% |
材料厚度影响:
模具间隙控制:
温度与润滑条件:
经验公式法:
其中,为基础系数,为角度修正值,为折弯角度。
实验验证法:
通过多次试折,测量实际折弯后尺寸,反推修正系数。例如:
通过以上方法,可实现折弯系数表的精准调整,确保加工一致性。实际操作中需定期校验设备参数,并根据材料批次差异动态更新系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