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朋友们,我们唱的《夏天的雷雨》里,“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这些有趣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不是像有个神秘的魔法师在天上施了魔法呀?
其实呀,儿歌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科学的小木门哦!我们可以这样一步一步和宝贝们一起探索:
先和宝贝们一起欢快地唱几遍《夏天的雷雨》,边唱边加上动作,比如“一闪闪”就眨眼睛或做闪电的手势,“轰隆隆”就用手在嘴边做喇叭状发出声音,“哗啦啦”就小手做下雨的动作。唱完后,蹲下来用好奇的语气问:“宝贝们,刚才我们唱到了闪电、雷声和雨,你们在夏天见过真正的雷雨吗?是不是觉得很壮观又有点小神秘?想不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会‘变出’这些东西呀?”这样就能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雷雨充满好奇!
我们可以把儿歌里的关键句子拎出来,和宝贝们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懂啦。
儿歌歌词片段 | 引导提问&生活经验链接 |
---|---|
“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 | “这是谁的光芒呀?对啦,是闪电!闪电是不是像天上的小兔子突然打开了照相机的闪光灯?亮亮的一条,唰地一下就不见了!你们看到闪电的时候,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呀?” |
“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 | “闪电之后,我们会听到什么呀?‘轰隆隆’的雷声!这雷声像不像巨人在天上滚大石头,或者像我们过年放的大炮仗‘嘭嘭嘭’?你们怕不怕雷声呀?其实它是闪电的好朋友哦!” |
“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 | “雷声过后,天空就会怎么样啦?对,‘哗啦啦’下起大雨来!雨点打在小窗户上,是不是像小鼓手在敲鼓呀?雨水落在小草上,小草就喝饱啦!” |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抽象的雷雨现象和宝贝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他们就不会觉得那么遥远和难懂啦。
光说不练可不行,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小材料,带着宝贝们做个小实验,让他们直观感受一下雨是怎么“来”的。这可比单纯讲道理有趣多啦!
实验名称:小水杯里的“雷雨”
这个小实验能让宝贝们亲眼看到“水汽变成水珠落下”的过程,理解起来就轻松多啦!对于闪电和雷声,可以简单告诉他们:“闪电和雷声是两兄弟,闪电跑得快快,先让我们看到;雷声跑慢慢,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听到雷声哦!它们是因为云宝宝脾气不好,互相碰撞产生的,不过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在屋里很安全。”
我们可以和宝贝玩“我是小小气象员”的游戏。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比如用银色的纱巾当闪电,小鼓或空罐子当雷声(敲一敲),喷壶(装水)当降雨。
通过这样结合儿歌、生活、实验和游戏的方式,宝贝们就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夏天雷雨形成的简单原理有一个初步的、形象的理解啦。最重要的是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他们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点都不神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