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视觉错觉让角色动作更具真实感?
夏老师在动画教学中,将「挤压与拉伸」这一经典动画原则拆解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块,通过以下方式提升角色动态表现力:
经典案例解构
分镜动态练习
工具化教学
scale=velocity*0.8+base
)。动态对比训练
心理预期引导
案例对比表
角色 | 挤压峰值 | 恢复帧数 | 情感传递效果 |
---|---|---|---|
米老鼠 | 130% | 8帧 | 轻快愉悦 |
史迪仔 | 180% | 5帧 | 紧张刺激 |
铁壁阿童木 | 90% | 12帧 | 冷静机械 |
夏老师强调:「过度变形易显滑稽,适度留白方显张力」,在角色被重物击中时,建议优先拉伸受力点(如肩膀、膝盖),而非整体压缩。这种分区域变形策略,既能保持角色辨识度,又能增强动作可信度。
(学生作业展示:通过调整挤压曲线,使角色摔倒时的疼痛感提升42%)
#动画教学#动态设计#夏老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