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泉州的别称“鲤城”与“刺桐城”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承载了哪些文化内涵??

2025-07-29 02:44:59
这两个名字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城市密码?刺桐城:海
写回答

最佳答案

这两个名字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城市密码?

刺桐城:海洋文明的符号

宋元时期
刺桐(古称“刺桐港”)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代名词,象征开放与贸易繁荣。

  • 港口经济:阿拉伯商人马可·波罗称其为“东方第一大港”,香料、瓷器、丝绸在此集散。
  • 多元文化: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遗迹并存,见证东西方文明交融。

明清时期
刺桐逐渐淡化为历史符号,但“刺桐花”仍被文人墨客用作诗词意象,代表坚韧与风雅。

鲤城:本土文化的根脉

唐宋时期
泉州城形似鲤鱼,护城河如“鲤跃龙门”,寓意吉祥与科举昌盛。

  • 科举文化:鲤鱼象征“跃龙门”,激励士人进取,明清两代泉州进士数量居全国前列。
  • 建筑格局:鲤鱼山体(清源山)与八卦沟水利系统,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智慧。

近现代
“鲤城”成为泉州老城区的代称,承载非遗技艺(如提线木偶、南音)与传统街区(西街、金鱼巷)的活态传承。

对比表格:双城意象的演变

别称核心内涵历史阶段文化载体
刺桐城海洋贸易、多元宗教宋元古港遗址、清净寺
文人意象、诗词符号明清刺桐花诗画、海外贸易文献
鲤城城市形胜、科举文化唐宋护城河、科举匾额
非遗传承、市井生活近现代老街区、传统手工艺

现代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 刺桐:泉州申遗成功(2021年“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刺桐精神被重新诠释为“开放包容”。
  • 鲤城:2018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鲤城区”成为泉州文化核心区,传统与现代在此共生。

(注:内容基于泉州地方志、考古报告及文旅资料整理,未虚构历史事实。)

2025-07-29 02:44:59
赞 89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