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清政府因对列强态度反复、未能阻止民间排外暴行,引发英美等国强烈不满。
事件背景 | 清政府行为 | 列强指控依据 |
---|---|---|
义和团初期 | 默许拳民“扶清灭洋” | 纵容暴力排外,未履行国际义务 |
八国联军侵华前 | 慈禧发布宣战诏书,鼓励攻打外国使馆 | 直接参与敌对行动,违反外交公约 |
东南互保期间 | 李鸿章等官员拒绝执行中央命令 | 暴露清廷内部失控,地方与中央立场分裂 |
官员姓名 | 原职位 | 惩处方式 | 具体缘由 |
---|---|---|---|
载漪 | 端郡王 | 流放新疆 | 主战派核心,主张围攻使馆 |
赵舒翘 | 刑部尚书 | 赐自尽 | 支持排外政策,参与决策 |
毓贤 | 山西巡抚 | 斩立决 | 纵容屠杀传教士 |
启秀 | 礼部尚书 | 处斩 | 起草反洋人文书 |
董福祥 | 甘军统领 | 革职 | 率军攻打外国使馆 |
(注:本文所述内容基于历史档案及《辛丑条约》原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