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乌达盟的行政区划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诸多显著的变迁,这些变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昭乌达盟历史上重要的行政区划变迁有哪些。
清朝崇德元年(1636年),昭乌达盟正式建立,当时是蒙古族的游牧地区。盟由会盟地而得名,其辖地包括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六部。这一时期,盟旗制度是清朝对蒙古地区统治的重要方式,各旗有相对独立的管辖权,但要接受盟长的监督和清朝政府的管理。
民国初期,昭乌达盟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清朝旧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变化,部分地区的管理出现了一些调整。1928年,热河特别区改建为热河省,昭乌达盟大部分地区划归热河省管辖。这一变动使得昭乌达盟在行政管理上与热河省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受到了当时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