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设计框架
-
故事复述与角色分析
- 引导学生阅读《小鸟念书》绘本,梳理故事中“小鸟”“大树”“小松鼠”“狐狸”等角色特征。
- 通过提问(如“小鸟为什么选择在树上读书?”)激发学生对角色动机的思考。
-
角色分配与道具制作
- 角色分组:每组5-6人,分别扮演主要角色及旁白。
- 道具设计:用纸盘制作鸟类头饰,树枝、树叶装饰背景,书本用硬纸板模拟。
-
场景模拟与互动环节
- 场景一:小鸟在树上读书,其他动物围观(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好奇”“困惑”)。
- 场景二:狐狸试图抢书,小鸟机智逃脱(加入对话设计,如“这本书是我的宝藏!”)。
-
语言表达训练
- 设计“图书分享会”环节,学生以角色身份介绍故事中的一本书(如“我最喜欢《四季歌》”)。
- 通过问答互动(如“如果你是小鸟,会教狐狸什么知识?”)培养逻辑思维。
-
延伸活动与反馈
- 绘制“角色成长树”:学生用贴纸标注自己扮演角色的收获(如“学会了分享”)。
- 教师录制活动视频,课后回放并讨论改进点(如“狐狸的台词可以更夸张吗?”)。
活动注意事项
- 安全提示:头饰轻便无尖锐物,场景布置避免绊倒风险。
- 差异化设计:为性格内向的学生分配旁白或群体角色(如“小蝴蝶合唱团”)。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在模仿中理解“知识共享”的主题,同时锻炼口语表达与协作能力。
2025-07-29 03:45:04
赞 6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