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与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媒体如何通过舆论引导推动思想破冰与产业升级?玉林日报通过构建“理论阐释+实践案例+社会动员”三位一体的传播体系,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玉林日报开设“新质生产力观察”专栏,邀请经济学家解读“新质生产力”内涵,通过**“理论图解+本地化案例”**形式降低理解门槛。例如,用玉林龙潭新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发展数据,说明技术迭代如何重构产业生态。
关键操作:
针对“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暴露的“等靠要”思维,玉林日报推出“解剖麻雀”系列报道:
通过“新质生产力我建言”互动专栏,收集中小企业主、科研人员等群体建议300余条,筛选优质提案转交职能部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互动形式 | 参与人次 | 转化成果 |
---|---|---|
线上直播答疑 | 2.1万 | 促成3项惠企政策优化 |
街头快闪采访 | 800+ | 挖掘出5个基层创新案例 |
企业开放日直播 | 1.4万 | 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 |
玉林日报与市委党校共建“新质生产力研习基地”,开发《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等定制化课程。数据显示,该系列培训已覆盖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超2000人次,带动12家规上企业启动智能化改造。
历史今天读者观察:地方媒体的舆论引导需避免“空中楼阁”式宣传,玉林日报通过“理论-实践-反馈”闭环,既解决了“为什么转”的认知问题,又提供了“如何转”的方法论,这种“脚踏实地”的传播策略值得借鉴。当前区域竞争进入“新质生产力”比拼阶段,媒体能否持续输出兼具战略高度与落地价值的内容,将成为衡量其引导效能的关键标尺。